因为这个时候,相比于绝大多数人“正常人”才是不正常的存在。
比如在某些特殊年代,“正常人”为了合群,也只能随波逐流让自己变得“不正常”。
很多人都知道自然界中动物会排挤和自己不一样的个体,其实人类也是如此!
所以“人性”的源头之一其实就是“动物性”。
而“动物性”是无所谓“善恶”的,它只关注“是否利于生存”!
比如安希之所以会分裂出那么多人格,其实就是为了保护自己,让自己更好的生存!
只是因为“社会性”的存在,才让安希被认定为“不正常”的一个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“天才”与“疯子”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。
-----------------
“好本子!!!”
当看完整个剧本之后,江哲当即毫不犹豫的赞叹道。
甚至在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的剧本后,江哲也忍不住开口找宁皓要了一个角色。
“我要没猜错最后那个精神病医生应该也是一个人格?这个角色给我吧!”
正好这个角色的戏份不多,江哲完全可以客串一下。
“一言为定,到时候你可别赖账!”
宁皓闻言自然是求之不得,毕竟江哲现在的票房号召力那是实打实的。
即便像《你好,疯子!》这种偏文艺类电影票房上限不高,但能多些票房终究是好的。
而见江哲都要角色了,一旁的万倩自然也坐不住了。
还别说,或许是因为省懒,亦或是下意识受环境影响,反正宁皓刚刚在写剧本的时候真就是以万倩为模版。
于是三言两语之间,几人就这样谈妥了演员的人选。
至此,现场方才皆大欢喜!
而最关键的问题谈完了,万倩和朱雅文也忍不住八卦起来。
作为演员,他们还是头一回看见完整的剧本诞生过程。
“就因为一句话,怎么就能想到这么多东西呢?”
即便是引发这个插曲的朱雅文,此刻都有些难以置信。
要知道那句话还是他说出口的,他怎么反而没有一点灵感呢?
见两人这幅模样,宁皓倒是不以为然,当即随意的摆了摆手道:
“嗨~我其实也就是整合一下素材,实际上都是化用的现实案例。”
然而他不说还好,此言一出口两人就更难以置信了。
甚至就连擅长自编自导自演的江哲,此刻都忍不住好奇的看向宁皓。
毕竟《你好,疯子!》的荒诞可笑在电影里出现还可以理解,艺术作品难免会用到一下夸张手法嘛!
但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出现在现实社会,那就有点太离谱了!
不过当宁皓将他套用的现实案例说出来之后,江哲不得不承认现实果然比电影更荒诞!
原来相比于现实而言,宁皓在剧本中的描写竟然都算是克制了。
因为他怕真的照搬现实会有观众骂他胡编乱造,嫌弃剧情不合理……
打破次元壁【2/2】
八零后的年轻人或许都听说过一个名字,那就是“雷电法王杨永杏”!
尤其是临沂地区喜欢玩网游的朋友,当年应该没少听过这个名字。
这位雷电法王早期只是临沂市的一位精神病医师,并没有什么太多过人之处。
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,却让这位“虐人成瘾“的精神病医生看到了商机。
于是2006年1月,杨永杏便成立了由他担任主任的“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”,但收效寥寥,并没有赚太多钱。
故此他又托人找到了一位底线灵活的记者,花大价钱帮自己做了一次“广告营销”。
话说这位刘记者的还不是什么三流小报的狗仔。
相比于大专毕业的杨永杏而言,刘某毕业于临沂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,同年考取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,1996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,在2008年那会儿已经混成了央视记者。
不得不说,专业的就是专业的。
2008年随着刘某制作的7集电视纪录片《战网魔》在央视播出,雷电法王终于证道成功——他开始成为一些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!
当然,救世主什么的都是次要,关键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发财梦。
而刘大记者见反响这么好也没闲着,转手就又写了一本记录文学《战网魔》。
全书中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此包庇、窝藏刑事犯罪人员的行为以及其他非法拘禁、违规使用电击治疗等虐待行为大加赞扬。
简单来说,就是充分的展示了他那灵活的底线。
不过这两位是赚得盆满钵满,但那些被当成精神病的年轻人可就倒大霉了!
就像宁皓在《你好,疯子》中写的那样,一群正常人被当做疯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