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,便趴在桌边大哭起来。
&esp;&esp;这一幕也是让人心疼,妮茉是个泪根子浅的人,没能忍住,终究还是陪着落了泪。
&esp;&esp;杨璟也是人,虽然修炼至今,已然道心通明,但贾似道葬送了神火营们,又害得林爵都死了,杨璟对贾似道也是恨之入骨。
&esp;&esp;听说余奇是贾似道的人,杨璟自然会先入为主,对这男人并无太大的好感,甚至有些厌恶。
&esp;&esp;可如今听得余奇痛哭流涕,伤心欲绝,仿佛一夜苍老,也难免动容。
&esp;&esp;余奇大哭一场之后,也便恋恋不舍地离开了,妮茉在杨璟手把手的指导下,顺利完成了解剖,虽然是第一次主刀,但她的表现非常不错,虽然算不上太镇定,但终究还是顺利完成了。
&esp;&esp;蛛网膜的出血点,证实了杨璟的推测,剩下的事情也就简单多了。
&esp;&esp;徐思正本来身子就弱,平日里也多病,董氏又心疼儿子,这也不能吃,那也忌口,徐思正就更加的羸弱。
&esp;&esp;余奇虽然三天两头不着家,对这母子却也非常上心,只是忙着攀附贾似道,经常外出游走,是以叮嘱身边的管家,让管家对董氏母子多加照拂。
&esp;&esp;岂知这管家吃了余家大妇的好处,大妇有心要害死这孩子,他便暗中寻了个毒医,那毒医查体之后,发现徐思正先天不足,心律脉搏皆有迹可循,便制了这么一个方子。
&esp;&esp;这方剂看起来非但无害,反而对汗症有奇效,可对于先天不足的徐思正而言,却是致命的慢性毒药!
&esp;&esp;通过管家和那毒医,一路顺藤摸瓜,很容易就牵出了这恶毒大妇的罪行来。
&esp;&esp;那大妇也是狗急跳墙,事情败露之后,竟想联合管家谋害亲夫,结果让陈水生提前察觉,将计就计,让她在余奇面前原形毕露!
&esp;&esp;但余奇和董氏出现在她面前之时,那大妇直到自己再无活路,声泪俱下地控诉余奇忘恩负义,抛弃糟糠,又将过往干过的坏事都认了。
&esp;&esp;原来余奇与那些妾室多年不育,皆因大妇暗中捣鬼,只要新人进门,她都通过管家,控制饮食,在她们的饭食里头下药,以致于这些女人皆无生养。
&esp;&esp;余奇没想到果真是妻子所为,再不留情,将大妇交给陈水生和唐冲押送官府法办。
&esp;&esp;错手打了徐思正的那家人,孩子终于还了清白,又带人上门来致谢,得知竟然是杨璟杨相公亲自给他们办案洗冤,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,消息不胫而走,才短短两三日,巴陵人便都知道,杨璟已经回到巴陵,而且又开始替百姓伸张正义了!
&esp;&esp;余奇自然也知道杨璟被贾似道陷害的事情,此时也有些无颜面对杨璟,倒是董氏将杨璟视为恩人,拖着余奇,亲自上门来谢恩。
&esp;&esp;杨璟见过余奇为孩子哭得死去活来,对他也没什么恶感,只是劝他远离贾似道,男儿汉顶天立地,敢作敢当,既然爱着董氏,便该将董氏娶回去才是。
&esp;&esp;余奇被杨璟这么一说,便只是沉默,毕竟攀附贾似道,乃是飞黄腾达的捷径。
&esp;&esp;可杨璟的一句话,当即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,彻底断了攀附贾似道的想法,直到多年以后,他仍旧记得杨璟那句让他浑身激荡的话语。
&esp;&esp;“因为贾似道活不了多久了!”
&esp;&esp;这就是杨璟劝诫他之时所说的话,而事实也证明,杨璟并未妄言,他确实说到做到,正如民间传言一般,这位杨相公,言出必行!
&esp;&esp;余奇没多久就将董氏正式娶过了门,没了大妇的下药暗害,很快就结了珠胎,往后开枝散叶儿孙满堂,也就是后话了。
&esp;&esp;单说巴陵百姓听说杨璟回来了,那些蒙冤受屈的,便到杨璟门前来求拜,希望杨璟能够给他们主持公道。
&esp;&esp;杨璟本只是趁着空闲,解决一下陈水生和唐冲的离职问题,马上就要往临安进发的,可这么多百姓在门前跪求,杨璟也有些于心不忍。
&esp;&esp;那巴陵知县也是牟子才的人,赶忙将消息报到了江陵府,牟子才隔天便微服而来,偷偷见了杨璟。
&esp;&esp;这牟子才也是个正直的文臣,虽然政务能力不算太出众,但品行端正,爱民如子,堪称文官清流,也算是难得的好官了。
&esp;&esp;杨璟早先推广试种红薯等地方创举,给巴陵乃至江陵,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,开垦屯田的政策施行至今,惠及千万家少数民族百姓,更吸引了不少外商来贸易,地方经济提了上去,百姓日子也好过了很多。